四渡赤水红军烈士陵园(四渡赤水纪念碑)
作者:92P小李发布时间:2021-3-2 4:20:29文章来源:网络收集
四渡赤水红军烈士陵园(四渡赤水纪念碑)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渡赤水红军烈士陵园座落在赤水市城郊杉树坝,于1986年修建,是全国第一个纪念“四渡赤水”战役中牺牲的红军烈士而修建的陵园,以其展现“四渡赤水”长征文化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独特性,是其它烈士陵园无可替代的。作为讴歌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战役、展现长征文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青少年教育基地,杨尚昆、聂荣臻、张震等党、政、军领导人相继为陵园题词。
四渡赤水红军烈士陵园于1990年4月被遵义地区行署命名为“遵义地区重点保护单位”,1998年5月被共青团贵州省委命名为“贵州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9年8月被中共遵义市委、市人民政府命名为“遵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0年5月被共青团中央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2002年9月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确定为“教学教育基地”,2006年被贵州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烈士纪念建筑保护单位”。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993年改扩建以来,从全国各地来凭吊红军烈士人数均达到百余万人次,充分发挥了它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弘扬红军四渡赤水精神的教育阵地作用。
1986年,首次在赤水市城郊选址,兴建了四渡赤水红军烈士陵园,将附近几处的烈士忠骨迁葬于园中,同时修建了陈列室展示有关文物。2010年为更加有效地传承和发扬红军四渡赤水精神的需要,市政府投入750万元新建了6072.9平方米63个车位的停车场和619平方米的展陈馆,2014年拟投入5000万元修建10000平方米的四渡赤水红军烈士纪念广场,陵园保护面积达到70余亩。整个园陵由碑陵园、展陈馆、百竹园、古樟园四部分组成(有“四渡赤水”寓意)。在各园区之间,合理布局,精心设计,修建了1条环形参观游览步道、6条各园区通道、4个仿古休息亭、2个休息长廊、2个公厕,以及遍布园区内的路灯、射灯共计218盏等基础设施,218盏灯全部接入城市路灯管理中心管理,有效预防了夜间破坏活动的发生。在陵园停车场底部,建有四渡赤水红军烈士陵园管理所办公楼,为两层砖混式仿古建筑,建筑面积为200平方米。整个陵园的绿化面积达90%,到处古木参天,修竹茂密,松柏苍翠,环境幽静,景色优美,一派庄严肃穆,具有浓烈的缅怀氛围。
陵园于1990年设立了管理所,为赤水市民政局隶属的财政全额预算的正科级事业单位,系专门负责陵园管理、保护和服务工作的机构,有事业编制人员6人。其中,设所长1人,副所长1人,讲解员2人,管理员2人。从2012年起市财政每年列入预算的专项工作经费为10万元。坚持实行政务公开和财务公开,每年在赤水政府网站民政局专页上定期公示各项工作情况和财务情况。赤水市民政局及其陵园管理所,建立健全了一整套有关的规章制度共计26项,内容涵盖了党风廉政建设、各岗位工作责任制、全天候24小时值班制度、消防安全责任制、凭吊瞻仰祭扫制度等等。
长期以来,赤水市民政局和管理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消防安全工作,在思想认识上筑牢“消防安全、重于泰山”的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一刻也不松懈消防安全工作。制定了消防安全应急预案,安装了全园区全方位无死角可视监控系统,同时与110指挥中心并网运行,园区内24小时专人职守监控系统,有专人负责巡查各园区情况,随时随地发现可疑迹象,及时消除一切隐患;园区消防设施建设完善,设备配备到位,相关人员均能熟练操作和使用。自建园28年来,无一起安全事故发生。
服务工作方面:一是每年清明节和重大节日,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以及特殊专项活动团体开展大型公祭活动期间,局机关和管理所相关人员全员到位,在祭典议程安排、音像设备使用、祭拜用品规范、针对参观者的全程现场解说、安全卫生、交通保畅、车辆停放、茶水供应等环节,做好全方位服务工作。二是针对日常祭拜群众的接待服务工作,赤水与四川省的三个县紧邻,四渡赤水红军烈士陵园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意义非凡,环境优美,常有家庭、亲友自发结队前来祭拜、瞻仰,需要提供优质服务。三是赤水是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革命老区,海内外众多游客前来赤水感受红色文化、观赏美妙风光,更是需要良好的接待与服务。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管理所全体工作人员均能做到接待规范、服务优良、体贴入微,具有充分的人性化,深得各界人士好评。
四渡赤水红军烈士陵园建园以来,坚持不懈做好烈士纪念设施的保护管理工作,及时增添了现代办公设施,制作了烈士资料软件,将所有烈士信息全部输入电脑,使在陵园内的每一个烈士信息记录完整。
长期以来,坚持对园区内的设施开展日常巡查,及时发现破损部位,及时进行修复改造;定期对所有相关的碑体文字进行认真细致的重新描绘刷新;对破旧设施及时进行维修更新;特别是今年年初,在省民政厅、市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公开招投标,对建园早期修建、现已陈旧的陈列馆进行了大修,使之面貌一新,使得珍贵的实物史料和烈士遗物更好的保护。通过不断投入与建设,使纪念建筑得到了有效保护,烈士资料得到了有效保存,展示和教育作用得到了有效提升。
在建园前后相当长的时间里,赤水市党政领导和宣传、文化、党史、档案、民政等有关部门十分重视红军四渡赤水革命历史文物和资料的收集、整理、利用,先后多次组织开展了专项普查和图文采访拍摄工作,按照学术和专业价值,进行科学整理,有效实施保管和保护;并将这工作成果充分利用起来,建立烈士资料库,多次举办专题摄影图片展览,印制《红军长征在赤水》、《四渡赤水放光辉》、《黔边1935》等红军四渡赤水革命历史传统教育出版物。
陵园每年要开展大型活动10多次,在清明节和重大节日期间,赤水市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及相邻的四川省各界人士、中小学生,均开展大型烈士公祭活动;张海阳、邵华、李敏、毛新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老红军的后代也将四渡赤水红军烈士陵园作为他们追寻前辈足迹,继承前辈遗志的纪念地之一;从2005年至今10年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先后三次组织在校学员共计1500余人,来到遵义、赤水开展现地教学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仅在今年1至10月,前来四渡赤水红军烈士陵园祭拜、悼念的各界人士就达到了50万人次。
四渡赤水红军烈士陵园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让红军四渡赤水精神诲育千秋万代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景点位置
贵州省赤水习水县土城镇